現在,基本上所有的智能手機都支持低功耗藍牙(藍牙4.0)標準,蘋果從iPhone 4S開始就提供了對低功耗藍牙的支持,最新的Android 4.3操作系統也提供了低功耗藍牙支持。以往很多用USB連接便攜式產品的應用,現在都開始轉移到低功耗藍牙方式,例如醫療設備、汽車產品、遙控器、水表、鍵盤和燈具等。另外,家庭自動化也采用了無線方式,用智能手機控制設備的開關。
針對這一趨勢,德州儀器(TI)設計了一個小工具SensorTag(采用TI的低功耗藍牙芯片CC2541設計的傳感器板)。該公司半導體事業部MCU與Connectivity業務拓展經理吳健鴻介紹說,該工具可以通過低功耗藍牙與iOS系統的產品(iPhone、iPad)或Android設備連接,讓用戶方便、快速地設計一些基于傳感器的應用,再通過低功耗藍牙把數據傳送到這些設備上做數據分析或者App(應用程序)應用。
TI為什么專門設計SensorTag工具呢?他解釋道:“我們發現很多iOS手機應用開發公司或者Android手機應用開發公司都是將手機周邊的產品與App一起銷售,而TI是通過SensorTag,把硬件設計和簡單的App提供給客戶,讓他們可以在其App軟件上做開發。所以,我們會提供代碼給客戶在iOS和Android手機上做App的開發。”
目前有很多應用都用到了不同的傳感器,比如,用來看天氣的天氣表需要溫度、濕度和大氣壓數據,智能遙控器會用到加速度計,具有指南針功能的手表就需要用到電子指南針,智能手表也將用到多個傳感器。SensorTag中包含了六個傳感器(紅外溫度傳感器、濕度器、壓力計、加速度計、陀螺儀和指南針)、一個低功耗藍牙芯片CC2541以及一些簡單的LED和按鍵。把多個不同的傳感器放在同一個硬件上,使設計人員可以按需選擇。
以往工程師在開發傳感器應用時,需要做硬件設計,要懂低功耗藍牙,還要設計iOS或Android的軟件。在采用SensorTag后,TI在藍牙部分提供了完整的解決方案,在硬件設計部分提供了參考設計,在軟件部分也提供了相應的代碼。這樣,用戶就可以很簡單地開發Android或iOS的手機應用,使整個研發周期大幅縮短。
另外,TI最新的藍牙低功耗協議棧v1.3具有無線固件升級功能。以往固件升級需要通過USB接口連接到PC機進行升級,現在則可以直接通過低功耗藍牙將其傳輸到SensorTag上。這樣就可以省去USB接口,縮小產品體積(智能手表還可以做成防水設計)。TI的App軟件參考可以在蘋果的App Store下載,很快也將在Android的應用市場上架。另外,SensorTag通過了FCC、IC、ETSI認證,在認證方面也可以節省很多時間。